Loading 活动

日历

  • 本项活动已经结束.

大圣遗音古琴文化展

大圣遗音展览前言

 

古琴,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乐器之一,是中国传统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古代汉语中,“琴”这个词,即专指古琴,足可见古琴的特殊地位。

古琴作为一种乐器,有着自身发展的过程,自尧舜时期即已存在的五弦琴,到今天能见到的最早的传世七弦琴唐琴,再到近世各具特色古琴流派,几千年来形成了综合琴器、琴人、琴曲、琴论等为一体的庞大体系,成为中国文人必需的“琴棋书画”修养之首。同时,古琴又具有强烈的礼仪性质,是中国古代国家祀典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

故宫博物院作为建立在明清宫廷基础上的博物馆,继承了两朝皇室的丰富收藏,再加上故宫博物院建院后的不断丰富,形成了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古琴收藏。故宫博物院现藏古琴八十八张,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时代序列完整,佳器列陈,能够较为完整地展现古琴发展历史。此次展览中,我们将展示院藏历代名琴标准器,为观众勾勒出古琴发展的历史脉络。我们还选取了多种与古琴相关的文物,为观众呈现一个更为多面的古琴文化世界。

“众器之中,琴德最优”,希望藉此展览为古琴文化找到更多知音!

信息

2021年7月9日至2021年12月31日

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线上展览

大圣遗音展览单元说明

 

第一部分 故宫藏琴

 

古琴的发轫,可以上溯至上古尧舜时期,而传世琴器中年代最久的便是唐琴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“大圣遗音”等唐琴,是古琴发展史上的至宝。本单元以唐琴领衔,选取故宫博物院收藏历代古琴名器,使观众能够较为直观地感知古琴发展的历史脉络。此外,本展厅还陈列琴谱等相关文物,展现古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丰富内涵。

 

1. 唐“大圣遗音”琴

唐代 清宫旧藏 一级甲等

通长120.3,额宽19.2,肩宽20.2,尾宽13.5,厚5.2厘米

神农式,桐木斫成,鹿角灰胎,栗壳色漆,间零星朱漆后补,漆面发蛇腹间牛毛纹断。圆形龙池,长圆凤沼,琴腹纳音隆起,金徽玉轸,紫檀岳山和青玉轸足为管平湖、王世襄先生修理时后配。

琴背铭刻,龙池上方刻大圣遗音琴名,龙池两侧刻隶书铭文,下方刻篆文“包含”大印,均贴金漆。铭刻安排妥当,俱系旧刻。腹内龙池之四角朱漆隶书至德丙申(公元756年)四字,至德丙申为唐肃宗李亨年号,是其继位的第一年。北宋《陈旸乐书》载:“唐明皇返蜀,诏雷俨待诏襄阳。”可知此琴系改元时由雷俨负责斫成。

 

2.宋“清籁”琴

南宋 清宫旧藏

通长121.2,额宽17.6,肩宽18.2,尾宽13,厚5.2厘米

仲尼式,桐木斫,鹿角灰胎,黑漆,冰纹断。龙池凤沼均为长方形,金徽,白玉轸足,紫檀岳尾。

琴背铭刻丰富,龙池上方刻篆书填青“清籁”琴名,下为填朱“乾隆御赏”方印,池内右刻楷书腹款“严恭远斫”,池左右直抵双足刻梁诗证、励宗万、陈邦彦、董邦达、汪由敦、张若霭、裘曰修琴铭,填以五色,七人均为乾隆词臣。

 

3. 明“龙门风雨”琴

明 清宫旧藏

通长120.8,额宽21,肩宽20.2,尾宽14.3,厚6厘米

伏羲式,桐木斫,瓦灰胎,黑漆上罩朱漆,牛毛断。圆形龙池,长圆形凤沼,蚌徽,青玉轸足,黄杨岳尾。

琴背龙池上方刻草书龙门风雨琴名,龙池下方刻篆书包含大印一方,腹款漶漫不清,依稀有“大宋”“时……重修”“时万历……又重修”字样。原琴损坏严重,二十世纪四十年代,管平湖先生修好“大圣遗音”琴后将其修复。

 

4. 清“万壑松涛”琴

清 清宫旧藏

通长124.5,额宽17.4,肩宽19.2,尾宽13.3,厚5.5厘米

仲尼式,桐木斫,鹿角灰胎,黑漆略透黄褐,蛇腹间牛毛断。长方形龙池、凤沼,金徽,后配轸足、护轸、尾托。

琴背龙池上方刻“万壑松涛”琴名,龙池左右刻隶书“通神明之德,合天地之合”琴铭,龙池下方有“保合太和”大印一方,凤沼左刻“臣涂居仁恭进。”池内墨楷书:“南昌涂闇生制”(闇同暗)。江西涂氏为明代斫琴世家,明初即斫琴,嘉靖、万历朝尤盛。

 

5.陶抚琴俑

东汉

高41,宽33,厚17厘米

俑头戴小冠,圆脸饱满,露齿微笑。外着右衽宽袖长袍,跽坐,膝上置琴,双手按在琴上,右手屈食指作抚琴状。雕刻简炼,抚琴时生动的神态,快乐的心情都表现得极突出,是东汉时期四川彭山地区的典型作品。

 

6.陶听琴俑

东汉

通高41.3,宽27.8厘米

听琴女俑头戴帽,双睛微合,嘴角微翘,面含笑意。左手放于左耳,右手放于腿上。身穿右衽衣,腰系带,双腿跪坐。神态自然,似沉浸在美妙的琴音之中。

 

7.竹林弹琴舞凤纹镜

直径21.5厘米 重1473克

八瓣葵花形,龟形钮,钮下方伸出一荷叶为钮座,茎秆微曲伸入下方的池水中,池旁有四山石。钮左侧饰一人坐于林中,腿上置一琴作抚琴状,前方置一案几。钮右侧饰一凤,凤展翅,长尾上卷,立于石上。钮上方饰云纹和日出纹。近缘处饰铭文。

 

8.琴谱六卷

版本:清康熙年满文抄本。

开本:29.5cm×23cm,无板框。

满文名转写为“kin bu bithe”,不著撰人及译者名氏,一函六册。此书第一册,在琴谱之前有“太古遗音序”“上古琴论”“五音总论”等相关的乐理论说,并有琴的器形图及简介、弹琴时的指法、注意事项等诸多古琴相关基本知识,图文并举。以“太古遗音 阳春宫调 十三叚”为始,后皆为琴谱。

 

第二单元 古琴与紫禁城

 

明清两代琴学兴盛,紫禁城中同样弦歌不辍。有明一代,诸帝均雅好古琴。清代康熙、雍正、乾隆等皇帝同样关注古琴,他们搜集、赏鉴、珍藏了大量名琴。古琴在明清两代帝王生活中一直有着重要地位。同时,琴作为韶乐的组成部分出现在国家大典中,在紫禁城中又有着更为庄重的意义。除了古琴本身,仿琴式的各类器物也大量涌现,形成宫廷生活中的独特趣味。

 

1.清孔子式易少山制琴

通长120.8厘米,隐间112厘米,额宽17.3厘米,肩宽19.7厘米,尾宽14.5厘米,厚5.5厘米

琴为仲尼式。桐面杉底,黑漆,纸地瓦灰胎。偶有发断,蚌徽。琴面底已开裂成两片,底板轸池以上缺失。紫檀岳尾,存岳山、龙龈及半个焦尾一,木轸全,足余一。龙池内墨写楷书款“金陵易少山斵”。

 

2.清黑漆残雷

清 光绪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入藏故宫博物院

通长118.8厘米,隐间110厘米,额宽17.3厘米,肩宽18.2厘米,尾宽12厘米,厚4.5厘米

此琴落霞式。琴背作圆形池沼,池沼贴格向外高出。面底皆桐,退光漆,瓦灰胎,无断,蚌徽,牛角轸足,轸缺一。承露刻梅花样,焦尾刻灵芝样。琴背铭刻,龙池上方刻大字楷书填绿“残雷”琴名。

 

3.青玉御笔再题乐律全书册

清 乾隆

长10.3厘米,宽6.9厘米,厚6.4厘米

青玉质册,十二片,紫檀木罩盖匣盛之。册文内容为乾隆皇帝所写,载于《御制文三集》卷十。《乐律全书》是一部有关乐舞律历的类书,由十五种著作汇刊而成,作者为明代皇室朱载堉。乾隆皇帝在文中对朱载堉的观点多有批判,并提出自己的看法。此玉册为乾隆晚年内务府交由苏州织造刻字并制作而成。

 

4.十二组律印(一套共12个展品)

清 嘉庆

十二律组印,青玉、白玉质地,纽式多样,为各种飞禽走兽,印文在《嘉庆宝薮》中有收录。十二律为古乐的十二调,是古代的定音方法。《周礼》:“凡为乐器,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。”由于音律与月份均为十二个,因此古人便将十二律与十二月联系起来,分别对应为太簇(正月)、夹钟(二月)、姑洗(三月)、中吕(四月)、蕤宾(五月)、林钟(六月)、夷则(七月)、南吕(八月)、无射(九月)、应钟(十月)、黄钟(十一月)、大吕(十二月)。“律中”意为音律的对应。

 

1)白玉凤纽“律中太簇”长圆印,清嘉庆,通高5.4厘米,纽高2.5厘米;

2)白玉鹿纽“律中夹钟”长方印,清嘉庆,通高5.5厘米,纽高2.4厘米;

3)白玉狮纽“律中姑洗”长方印,清嘉庆,通高5.2厘米,纽高1.5厘米;

4)白玉虎纽“律中蕤宾”长方印,清嘉庆通高5.2厘米,纽高2.3厘米;

5)白玉狮纽“律中林钟”长方印,清嘉庆,通高4.8厘米,纽高2厘米;

6)白玉狮纽“律中夷则”长方印,清嘉庆,通高5.1厘米,纽高4.7厘米;

7)白玉象纽“律中南吕”长方印,清嘉庆,通高4.7厘米,纽高2.5厘米;

8)白玉狮纽“律中无射”长方印,清嘉庆,通高5.5厘米,纽高2.6厘米;

9)白玉马纽“律中应钟”长方印,清嘉庆,通高6厘米,纽高2.35厘米;

10)青玉兽纽“律中黄钟”长圆印,清嘉庆,通高6厘米,纽高2.35厘米;

11)青玉双熊纽“律中大吕”圆式印,清嘉庆,通高5厘米,纽高3厘米,直径3.2厘米;

12)青玉鹤纽“律中仲吕”长圆印,清嘉庆,通高4.7厘米,纽高2.2厘米。
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其他活动

“丝路宝藏 文明交响” 敦煌石窟艺术巴黎特展
“丝路宝藏 文明交响” 敦煌石窟艺术巴黎特展 2024年10月28日周一至11月13日周三(除公共假期11月1日和11月11日外)
电影:路边野餐
电影:路边野餐 2024年11月13日星期三15:00
电影:记忆大师
电影:记忆大师 2024年11月16日星期六15:00